Press enter to see results or esc to cancel.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Vertical Integration

纵向一体化是在经济学与法学之中经久不衰的论题,或许是因为我们社会之中的技术发展的太快,复杂的技术自然是需要与之匹配的复杂的组织形态。特别是通过Integration可以更加有效的创造、生产并且进入市场之中。这种观点其实还是受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看成一个简单的生产函数的观点的支持,所以大型企业一般都会按照工艺的要求,尽可能的使用各种可以互相替代的投入要素进行生产。只有在外部的供应商握有专利或者是规模经济过大的情况下,才会认真的将外部采购当成是一个问题来对待。这些举动似乎是在技术决定论下可以站住脚的,但是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之中的观点是通过实行一体化才可以节省交易的成本。

或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当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的时候,经济组织才是由技术所决定的,第一点是企业拥有一种唯一的、绝对优于其他的技术的技术;第二点是这个技术要求建立一种独一无二的组织的形式。企业建立一种独特的治理机构绝不是任意的,交易的双方仅当在市场的调节是无用的、在市场形成的合同破裂的时候,才会把市场交易改成组织内部的交易,市场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可以明显的改善官僚主义所带来的的弊端。那么为什么不采用市场而使用内部进行组织的方式呢?可能这是一种权衡所导致的,而不是由于技术特点所造成的,因为技术特点可能会在小范围内决定组织的特点,比如说人力搬运工,一个人无法完成这种任务,所以需要通过两个人的通力合作才可以达成。但是在动辄上万人的商业帝国之中,被技术所绑架建立组织的框架可能还是有些无稽之谈。

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一位企业家,现在他的产品存在两个生产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的产品是第二个阶段的生产的原材料。如果在第二阶段的企业家决定要生产第一个阶段的产品,他会有两种选择,第一个选择是通过招标选择合适的厂家帮助自己生产,或者是勇敢的买入固定资产,自己来生产这两种商品。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生产流程之中,有一个因素会使得自己的制造会远远的优于外购,也就是自己的制造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但是如果第一阶段的供货商可以将工厂建在第二阶段的工厂旁边,运输成本的作用可能就不会那么大的。如果这两个技术上相互独立,并且价格成本、税收等其他的问题也不存在扭曲,那么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容上看就没有理由来证明一体化优于采购了。

我们再看看上面的这样一个例子,我们中间提出了一个比较不合理的假设,就是说第一阶段的生产商将厂房建立在第二阶段的厂房旁边。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所分析的结果是当出现了特定性资产的时候会大幅的提高交易成本。但是对于第一阶段的生产商的厂房很明显是一个难以移动的固定投资,也就是说想要搬迁这些资产必须要付出极高的成本。那么问题也就产生了,独立的交易双方是不是可以使用低廉的价格来缔造复杂的合同并且对于合同之中的内容进行履行吗?他们可以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之下有效的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吗?他们的不完善的合同会造成矛盾吗?那么为了适应情况的变动的话,自主性的合同也会发生许多根本性的转变,所以通过统一的所有权将这两个阶段进行统一,这样才可以在低廉的交易成本下做出一系列的决策。

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经济学使用资产的专用性对于纵向一体化进行处理,如果不是这样的一个因素,通过市场的合同来对于交易的缔结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通过外部的供应商来统一处理订单,不仅仅是可以节约生产成本,同样也可以降低了市场采购的治理成本,但是这都是基于资产专用性不高的假设之下。

市场与内部组织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1. 市场比内部组织可以更有效的产生强大的激励并且限制官僚主义的无能新
  2. 市场有可以在整体上解决需求的长处,从而享受到规模经济的红利
  3. 内部组织更容易形成不同的治理手段。

那么对于一种特殊的产品或者是服务,究竟是应该自己生产还是应该外购呢?我们做出两个简单的假定,这个产品是一个大物品的某一个部件,并且所需的供给量是不变的;还有一个假定是规模经济暂时忽略不计。这样一来决定是自产还是外购的因素只剩下两个了,第一个是对于生产成本的控制,第二个是做到及时适应(Intertemporal Adaptation)的难度.

市场的强激励机制要求交易双方对于生产的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是由于双方已然建立的互相依赖的双边的关系,但是这也使得交易的两方不容易相互适应。而市场后一种作用则是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会使得交易发生一种根本性的转变,使用一张图进行解释:

我们使用$\beta(k)$表示内部的组织的官僚主义成本,$M(k)$表示相应的市场治理的成本,其中的$k$是资产专用性的指数,由于我们上面有一个市场的成本控制的结果,所以可以假定$\beta(0)>M(0)$.但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假定,在任意的时刻$k$都有$M’ > \beta’$,这样的一种设定暗含了市场的适应性不如内部组织更加有效。我们如果令$\Delta G = \beta(k) – M(k)$,就可以得到上图的那种关系。

所以可以知道在资产的专用性不强的情况下,我们最好还是通过市场的采购的方式来获得供给,因为对于控制生产成本而言,可以发挥市场的激励的作用,也可以避免内部组织之中官僚主义的无能。但是如果资产的专用性的提高,这样的条件则是使得双方都互相高度的依赖,最终变成了纵向一体化。

之前的假定我们没有考虑规模经济所带来的Benefit,但是这种方法显然是过于简化了。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定产出的数量不变,使用$\Delta C$来表示两种生产成本的稳定不变的差额:第一个是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而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而另外的一种则是从市场购买同样的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我们将这个差额记作是$\Delta C$.他是一个相对于资产专用性的函数,我们有理由假定其使用大于等于0,但是随着$k$的增加,其会减少。

如水果是对于标准型的交易的话,通过市场来协调生产会大大的节省生产的成本,但是如果是企业自己生产一些$k$很小的产品的话,这个差值就会很大。使用图进行表示的话可以如下图所示

上图所叙述的思想还是非常明显的,我就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大家如果要想要找到细致的分析可以看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这本书的第四章的内容。

我们在之前所提到的合同结构图的时候区分了研究合同的两种主要的方法,分别是垄断的方法以及效率的方法。人们之前认为,纵向一体化就是允许一个领域的垄断权利去收购另外的一个领域(杠杆假设),或者是允许打破进入另一个障碍(进入障碍假设).交易成本经济学从两个方面看待这样的一个问题,首先是纵向一体化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在双边的交易之中,交易的两方都在思考如何讲点成本。其次,如果内部的组织很难形成激励的机制的话,其实也很难形成一体化,但是这不是说一体化对于垄断没有帮助,相反那些优质企业的一体化会使得较小的对手陷入劣势之中。通过一体化的方式,在市场上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进入障碍。首先,在市场上之中剩下的不实施一体化的企业的数量会减少,最后到少数还可以达到有效规模的企业还可以为第二阶段的市场提供服务。还有一些本来可以进入第一阶段,但是缺乏在第二阶段的行动的经验的公司也会被高昂的成本给劝退。如果切断纵向的联系,可以使得大量的企业在第二阶段之中竞争,同时第一个阶段也不会受到影响。

不同种类的一体化

普通一体化

我们可以将纵向一体化以及与其相关的案例分成两类,第一类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普通的纵向一体化,指的是不超过核心的技术范围,仅仅是对于生产的连续极端实行的一体化。而对于第二类来说,可能是包含了一些边缘的行为或者是效率边界之蛙的各种行为:如前向一体化进入销售领域或者是后向一体化进入原材料行业。

处在效率边界之内的连续生产过程的阶段一体化,其突出的例证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商业的常识。最明显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生产流程本身的逻辑是一种一体化的流程。比如说我们可以以炼油厂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考虑一下所有权和经营的问题。

比如存放中间产品和最终的产品的储油罐应该如何处置?沥青车间是不是可以有权力将产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买家?对于经济组织来说,这些或许是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但是确实缺乏研究的问题。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人类天生对于交易成本有着直觉。储油罐是一种高度的专用性的资产,而沥青车间的转让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此并带来了高昂的交易成本。所以对于储油罐和沥青车间来说,出现纵向一体化是一个意料之中的事情。

1950年代,IBM使用前向一体化战略介入服务业市场,很多的解释的方案是从规模经济以及交易成本的角度进行解释的,但是事实上还有一个往往被忽略的因素,就是不确定性。在合同的结构图之中节约交易成本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使用治理的方式而第二种方式则是通过计量的方式。治理的方式用于解决双边贸易有着专业的资产投资作为后盾的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于其产生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行适应。而计量的方式的解决问题的范围则要显得小得多,因为外部性使得合同难于履行的原因就来自于计量上的困难。所谓的外部性的问题的产生,比如说奢侈品厂商在生产其产品的时候,可以通过选择供应商的方式来确保自己的产品的质量,但是如果其想要对于卖给销售商的产品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销售商可能会利用其Reputation来搭便车,甚至是直接卖假货。这种不确定性的计量则是完全超过了人类的控制范围。

其他理论

除了交易成本理论之外,还有一些很有名的理论解释。我们接下来就对于这些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

强权理论(Domination Theory)

强权理论的研究的重点在于人类所扮演的角色。有一些人手中握有权力,但是另外的一些人的手中是没有这样的一种权力的。经济行为的组织其实就是由那些手中握着权力的人们而控制的,而经济组织的涉及也是来源于那些想要实行控制的人要拓展并且完善他们的权利。

事实上这样的一种组织创新理论不但是适合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适合资本家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在英国入侵美洲大陆的那段时间之中,城市里的商人的地位从城市之中的支配地位一降再降,这是由于制造商的自产自销的行为所导致的。

使用强权理论对于这种变革进行解释的时候,一般我们会遇见两种麻烦。第一点是万能商人为什么会允许其他人从他们的手中夺走控制权。当然现在可以从交易成本的降低的角度极性解释。但是很多时候固有利益会阻扰组织的方式进行转变,组织上的可能发生的重大创新或许都会成为既得利益的手下败将。

市场权力

使用市场权力的方法来对于组织的创新问题的解释的方式存在两种,第一种认为掌握市场权利的人会偏爱以某一种组织的方式进行运行;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组织是一种从战略上对于竞争对手进行阻挡的手段。

企业的边界

有时候小企业的联合可以办成的事情,一家大企业可能反而做不到,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做到包含所有的领域,为什么呢?为什么有些企业不想实行一体化呢?有两种解释的方式,第一种是如果企业明明是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购买但是偏要自己生产的话,可能就无法享受到规模经济的红利了;而第二种解释方法则是,如果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不高的话,内部组织的治理成本可能会高于市场组织的治理成本。但是前者如果是将产品销售出去的话也依旧可以享受这个红利,后者的话似乎解释也有些牵强。毕竟企业规模增加可以促进垄断,而垄断的收益可以为企业带来强大的激励,使得其可以不断的扩张,在无监管的情况下,只有一种同样强大的可以使得效率降低的力量才可以抵消这种拓张。

对于此,Frank Hyneman Knight提出了一种解释的方法,对于企业家来说,收益递减的问题其实也就是不确定性的大小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可以完美的对于规模和复杂性都不确定的企业进行管理,那么也就是其中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不确定性。Knight的解释的入手点是有限理性的概念,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组织的问题会变得复杂,人的有限理性无法支持做出决策。

如果有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如果将这两家企业合并,我们就可以获得净收益,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挖掘企业的规模经济的潜力也可以节省某些管理费用。两家企业的不确定性的总和不会因为合并而增加,毕竟竞争是减少了的。在之前的两家独立的企业可以做到的事情,这两家合并起来的企业其实是都可以做到而且做得更好的,那其实Knight的不确定性的解释也站不住脚了。

Oliver·Williamson的解释的方法是从“损失控制”的角度进行思考的。其认为在等级制的组织(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之中,每一个人因为逐级的信息传递会使得信息出现偏差。由于理性的有限,控制的跨度也就有限,如果一个人直接管理的下级的人数是有限的,那么如果扩大企业的规模就要增加企业的内部的层次,这样在信息的传递的过程所产生的损失会按照几何级数的增大并且累积。因此随着企业的规模的扩大以及内部管理层次的增加,就会使得控制之中发生的损失超过收益。

而Paul R.Milgrom在1984年认为限定惬意的边界的根源来自于等级制的组织所具有的不能够按期交货的问题(Deadlines and Delays)。他们认为等级制会造成企业的成本提高,但是要使用什么方式来取代等级制呢?他们也并没有叙述。

我们假定,有一家由其所有者亲自经营的企业,现在被他的需求方进行收购,再假定其所有权的这种变换是按照下面的这种程序进行完成的。

  1. 该资产的转让价格是被双方所认可的。
  2. 供给方将产品卖个购买方的时候,双方已经事先规定好该产品的价格的计算公式。
  3. 为了节约成本,企业需要保持在市场之中的那种强激励的机制。与此同时,供给方所可以支配的那部分是他的净收益。即总收入扣除费用与成本的盈余。
  4. 需求方可以进行有选择性的干预。其要求供给方应该按照往常的情况对于其业务进行经营,但是如果两个公司的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则是以购买方的意见为准。

在上述的这种限制的条件下,原来在供给阶段亲自经营的所有者现在已经改变身份成为了负责供给公司的经营者。当这种情况的时候,可能对于其激励就不是很强烈了,这时候就会出现了我们称之为第一类代理问题的情况。而在供给商同意将自己的资产销售给购买方的时候,销售的价格的高低是根据其所期望的收益而息息相关的,而会计收益无疑是重要的一环,如果对于会计科目进行处理,就有可能使得负责供给的公司的净收益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造成剧烈的影响。

还有一种重要的成本是被我们称之为“官僚成本”的存在,虽然说组织的存在不过是一种手段,但是每个组织都有他们的生命。由于每一个人都是携带他们的脾气以及个性而加入组织的,所以组织的管理则是一门需要注意的学问。

所有的官僚的组织似乎都具有喜欢发号施令的这种通病。特别是对于公共部门来说,事实上管理的倾向是存在着两种方面,而不是只有一个方面的,一个方面是Morris所称作的Instrumental Propensity,也就是对于事实证明不复杂的问题,决策者会倾向于“安居平五路”(这个词是在Williamson的书的翻译版里面所提到的,大概就是表示运筹帷幄,轻视问题的状态),还有一种倾向则是使用组织里面所拥有的资源去追求次要目标的战略倾向,在金钱所带来的效用降低之后,对于管理人员的决策起支配作用的是政治博弈以及政治偏好。

将交易从市场搬到企业之中的话,不但会使得激励的问题变得极其复杂,在创新是重要的情况下还会使得问题变得更加棘手。这种情况对于被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兼股东来说格外明显,但是对于在原本的企业之中就是打工的管理层而言,可能兼并反而会有激励的效果。

承诺与利益交易

如前文所言,一体化确实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一些效率,但是其也会带来许多的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寻找到一些折中的方法呢?通过过渡性的结构来进行一定的中和。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